商业航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3月的最后一天,“钢铁侠”马斯克完成了猎鹰九号的又一次飞行。
这是马斯克,也是全人类第一次使用回收后重复使用的第一级火箭来实施再次发射,这一天,必将载入史册。私人火箭、海上回收、重复使用,这些梦想在航天界探讨多年,如今在同一个人手中经历反反复复,最终变成现实,叫人如何不羡慕?
早在马斯克发射猎鹰一号火箭的时候,他的大名就传入国内,和乔布斯一起,成为中国科技创业者们的偶像。体制内外的不少年轻人都期望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同马斯克那样风光。时间总是很快,转眼就是几年过去了,完全来自民间的“商业火箭公司”目前还无法比拟马斯克,或者直接点说,连类似的趋势暂时也还没有看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奥秘,如果要指出真正的原因,那就是:
目前的中国商业航天市场,有的只是一捅就破的肥皂泡。
巨人肩膀上的马斯克
在投身航天之前,马斯克已经是一名亿万富翁。有可观的资金可以拿来搞火箭。后来,马斯克又从金融市场和特斯拉电动车上弄到了不少钱。这就给不少人造成了一个错觉:只要烧的起钱,就可以从事火箭研发和发射服务行业。但很多人对其他一系列真正而明显的决定性因素却视而不见、绝口不提:
1商业航天法案先行
早在1984年,美国就制定法律,要求NASA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选择商业企业来承包航天飞行任务。此后,美国国会连续制定多条法案,持续为推动商业航天飞行而努力。到2002年6月,SpaceX公司才建立起来。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商业航天的紧迫性凸现出来。NASA很快提出了所谓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资助商业企业研制火箭和飞船,用来承担国际空间站的货物和人员运输工作。2006年SpaceX公司赢得第一轮合同,获得了5亿美元的资助金;2008年12月22日,SpaceX赢得第一轮正式运输合同,执行12次飞行任务;到2012年,SpaceX才实现了第一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正式货运飞行。
因此,核心的第一条是:先有商业航天法案,后有SpaceX。
2关键技术做坚强后盾
SpaceX公司先后发射过猎鹰一号和猎鹰九号火箭,其各级主力发动机都是灰背隼-1系列。虽然灰背隼-1从A型起步,先后发展出了用于第一级的B、C、D型和用于第二级的C真空型、D真空型,但其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向燃烧室供应燃料的枢轴式喷注器——来自于阿波罗计划登月舱下降段发动机。阿波罗计划结束后,这种精密而复杂的设备就被束之高阁。直到2000年前后,NASA和美国国防部联合启动了“航天发射创新”(也有人译为“空间发射倡议”),老牌航天企业TRW公司利用这项基础设计了TR-106发动机。相关技术后来被带到了SpaceX,成为灰背隼-1的基础。
核心的第二条是:关键技术来自阿波罗。
3航天专业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充裕
前文说到TR-106的技术被带到SpaceX,是因为“航天发射创新”计划下马。TRW公司因为失去了发展前景,被迫寻求收购。2000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买下TRW的航天业务后,TRW这个名字就从航天领域江湖除名了。但是并非每个TRW的员工都打算放弃航天生涯,其中包括负责航天推进事业的副总裁、TR-106的直接负责人汤姆·穆勒。2002年,伊隆·马斯克找到汤姆·穆勒,邀请他共同组建SpaceX,就此开始了一段新的传奇。
核心的第三条是:有着资深专业背景的,久经考验的人才队伍。
民营商业火箭是不可能的任务
我们用简短的言辞解释了马斯克所拥有的资源和政策基础。很难精确地计算出,马斯克拿到的这些技术和人才,是美国纳税人花了多少钱才培育出来的,但是阿波罗计划和“航天发射创新”的巨大投入是众所周知的。
那么,今天的中国商业航天创业者们,有可能具备马斯克那样的条件吗?
从政策方面,任何政府航天相关单位都没有提出,要把自己的发射任务承包给商业企业。作为其中典型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防科工局高分观测专项办公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卫通集团公司等等航天发射服务的大客户,还是在传统航天企业中寻求发射服务,更没有发布过资助商业火箭公司的政策。
在技术方面,无论航天科技还是航天科工,都没有向民间转让大型火箭发动机及其关键技术的举动,短期内也看不到这样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传统航天企业保持着稳定的运行和增长,虽然偶然有少数骨干科研人员离职,但人力资源总体保持稳定。不会如同上世纪90年代初那样,发生大规模人才流失的情况。
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市场,决定了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们,即使拿到了马斯克那么多钱,也做不到SpaceX的成绩。那么,凭哪些去获得更多投资?用什么来带给投资人回报?
没有国家航天机构的技术转让,真的就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搞出商业火箭吗?从理论上说,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商业航天一样能从零开始,最终把猎鹰九号乃至长征五号这样的火箭搞出来。但是伊隆·马斯克是因为拥有NASA的资助和采购承诺,才能一次次从资本市场上募资成功,也因此才能在一次次发射失败后挺直腰杆继续前进。否则,如果拿不到长期采购意向,自费造火箭就纯属玩票。哪怕发射成功,所消耗掉的巨额资金,也是投资人不堪承受的。
实际上,中国的商业火箭创业者们,已经尝试过这种巨大投入的滋味了。据说,根据某个正在研制小型火箭的企业的计算,每发射一次就要消耗两千万人民币的资金,而要实现型号成熟,要发射好几次,然后才能考虑承揽商业发射。这些成本对于国家队来说只是毛毛雨,但对投资人来说已经是不可承受之重。
自从商业航天的概念兴起,民间涌现出了不少“商业火箭公司”。除了翎客航天之外,几乎所有其他民间“商业火箭公司”都只有一份漂亮的幻灯片来面对投资者以及客户。这些企业拿出来的火箭方案,技术指标都不算低。其中有些企业的发射日期定在2017年6月,有些定在2018年。但如今已经是2017年的春天,理论上说,他们应该早已经完成了发动机试车、制导导航控制系统联试、全箭振动测试等多方面的工作,准备进入发射场了。至少,我们应该已经能看到火箭或者关键分系统的实物了,哪怕展示一下火箭的实体模型也可以。马斯克就是这样做的。然而,人们所能看到的,这些公司依然还是那几张效果图而已。
另外,美国制造的卫星因为受禁令限制而无法来到中国,欧洲制造的卫星如果含有美国零件一样不能来到中国;不含有美制零件的外国卫星,会优先选择成熟火箭来发射;追求低成本的小卫星往往考虑搭载发射,而搭载印度PSLV火箭的成本极其低廉。
综上所述,火箭研制和发射服务,绝不应当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创业者们的第一选择。而对于投资人来说,拿出钱来给这些“航天新面孔”造火箭,除了血本无归之外,可以说,一定时间内,难有其他好的结局。
面对现实 做能做好的事
暂时搁置不可能的任务,转向有可能做好的事情,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合乎逻辑的选择。哪怕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也要从山大王做起。
在商业航天问题上,适合民营创业者们进入的有两个领域:卫星应用和航天技术二次应用。
这两个领域其实都是老话题。因为种种政策制约和条件不成熟,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都不算好。往事不提,我们还是应该向前看。 先讨论卫星通信,考虑到当今电信产业政策环境,常见的固定卫星通信服务市场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中国的自主Ka频段通信卫星即将发射,开启一扇新的产业大门。相当多地面设备商早已经盯上了这个市场,推出了各类产品。但具体到应用模式、应用领域和消费者服务,还有很大的空白,值得创业者们投入资源和精力。
(来源:卫星与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