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在监管调整中稳步前行

2019-01-21 17:00:00
康海
Copied
1189

2018 年,对于融资租赁行业而言,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莫过于统一行业监管的“靴子”终于落地。

2018 年5月14日,商务部发布通知称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的职责划给银保监会。这标志着,由商务部和银保监会分别监管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时代已结束,三种类型租赁公司将接受统一监管。

自2018年10月份以来,全国地方金融监管局开始密集挂牌。目前,已有24个省份(含直辖市)地方金融办升级为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对区域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依法依规实施监管。

在监管转型的新时期,传统的租赁业务拐点也已出现,回归租赁本源、寻求创新发展,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诉求。面对新环境和新规则, 如何进一步正确认识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为业内租赁公司需共同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统一监管是行业发展必然结果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已突破1.1万家,整个租赁市场体量也迈上了6万亿元台阶。

在过去10来年的时间内,行业发展规模如此迅速,总体上来说,租赁业整体发展情况是健康、良好的,应对其持有肯定的态度。”天津市租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任卫东表示,尤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上, 融资租赁行业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风险问题。有业内人士坦言,一方面,行业内存在一些“三无”公司,即无资金、无人才、无业务的空壳公司,不利于整个行业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业内也存在着同质化竞争、低质量资产和类信贷业务等共性化问题。

原二手设备租赁协会会长、融资租赁资深专家余小梅表示, 目前行业面临着两大方面关键性问题,一是监管政策的变化,二是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行业发展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词。面对这一行业发展现状和宏观金融监管的升级,融资租赁行业已走到转型调整的阶段,也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监管模式。监管的转型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拥抱监管 夯实自身发展实力

面对监管统一政策的落地,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来拥抱新监管已成为共识。业内人士认为, 统一监管后,将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形成规范有序的行业环境,整个租赁行业的整体形象也会逐步改善。

任卫东表示,租赁公司需要团结自身,细化行业,建立起符合行业净化的规则,将那些打着租赁名义却不做业务的“三无公司”清理出行业,让行业走到一个更规范、更干净的发展轨道上来。

需看到的是, 整体监管格局的调整,会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但同时也给融资租赁公司整体的经营管理能力带来了挑战。有业内人士坦言,在新的监管规则下,部分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较弱的租赁企业,若是存在租赁务虚、泛化、管理弱化以及关联度过高等现象,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跟不上新监管政策的要求。此外, 符合监管要求的业务对象的减少也会加剧资产的困境。

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租赁专家委员会主任俞开琪认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尤其是对于管理不规范或是需要迅速转型的企业,可以通过监管来实现凤凰涅磐和浴火重生。因此,应对新的监管规则,租赁公司需要进一步强化内功,回归本源,调整发展思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会长刘开利认为,将来无论监管政策如何细化,总体上还是会鼓励租赁公司走专业化道路。 融资租赁的本源是以设备租赁为核心,促进设备融资。融资租赁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厂商以及经销商的合作,与股东和公司团队做好配合,不断提升专业化发展能力。

分类适度管理成业内诉求

随着统一监管政策的重磅落地和地方金融监管局纷纷挂牌,在2019年出台租赁行业监管细则,已成为业界共同的期待。围绕新监管体制,租赁行业该如何稳健良性发展,业内专家人士纷纷对此建言献策。其中, 实行对融资租赁行业分类适度监管和功能统一下的差异化监管,成为多位专家共同的关注点。

在任卫东看来,通过总结过去十几年租赁行业的发展特征,特别是业内一些有特色、专业化租赁公司的成功发展经验,新的监管制度应该紧密围绕保持行业总体稳定、保持适度化管理和特色化管理,进而把租赁公司做强、做大、做专。

上海国金租赁公司总经理孙超波表示,可以考虑建立新的融资租赁管理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合并和保留原三类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许可项,针对同类项可以在合并时建议保留口径最宽的条款,从而给租赁公司监管过渡留出余地和空间。

余小梅建议,总体上应按照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化环境。具体到操作层面,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和政府监管部门沟通以及业内的共同努力。比如,统一融资租赁的定义、属性和营业范围;依法建设融资租赁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融资租赁交易结构及税法监管等。就监管规范方面来看,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资格、股东资格,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进行明确,建立五级资产分类及损失拨备制度等等。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