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云链四股东欲退出,供应链金融科技仍然有美好的未来

2019-11-12 15:15:00
刘智远
转贴
3777

10月2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披露四家企业挂牌出让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云链”)股权。 此次共有四家股东拟退出中企云链,分别是中海投资、厦门国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国贸投资)、中铝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合计拟出让中企云链13.889%的股权。

北交所披露,中企云链2018年度营收2.1亿元,净利润为负6256.04万元,截至2019年8月30日营收1.5亿元,净利润为负6528.04万元。 这则消息一经互联网传播,引起了供应链金融行业不小的震动,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其核心产品云信有问题,也有说不挣钱,一时间众说纷纭。

1

  中企云链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云链”)成立于2015年,是由中国中车联合中国铁建、国机集团、中铁建、金蝶软件、首钢五家股东成立,之后通过不断的新股东进入包括11家央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家金融机构,北汽集团、上海久事等10家地方企业,截止目前共有23家股东。

公司宗旨是在以互联网思维,为大型企业提供免费供应链金融管理服务,致力于打造大企业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产业互联网创新金融平台,通过盘活大企业优质信用资源,解决大企业财务费用居高不下、企业三角债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产业链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商业模式创新典型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央企双创平台之一,也是国资委重点支持的“互联网+”和央地协同创新平台。

公司不仅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高管团队也是豪华阵容,不仅具有金融、财务、软件等专业背景,多数还在金蝶、用友、甲骨文、德勤等知名公司从业经历。业务范围包括:金融信息服务;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组合设计、咨询服务;金融类应用软件开发;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知识流程外包服务;经济信息咨询;市场调查;数据处理。

2

中企云链核心产品云信是什么?

云信是一个产品的名称。 主要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运用互联网工具,可流转可拆分的电子债权。 这个产品有点类似可以拆分的电子商业汇票。 当然他们的法律依据是不同的,一个是依据合同法,一个是依据票据法。 以后电子债权和商业汇票会一起成为贸易中重要的支付和融资工具。 当然目前电子债权国家还没有监管,相信以后会出台相应的监管办法,包括电子债权的开具、登记、转让、融资等。 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世界第一部电子债权法日本的《电子记录债权法》。

(1)云信产品的主要流程

核心企业首先从银行等资金方获取授信支持,而后由核心企业根据其所属子企业规模大小、经营状况,由核心企业分配并在中企云链平台设定所属子企业可使用“云信”最高额度,其可分配的总额度即该核心企业取得的银行授信额度。 核心企业向供应商通过支付云信来支付货款,供应商收到云信后有三种选择:

一是选择部分或全额继续持有;

二是选择部分或全额向平台进行保理融资变现;

三是选择部分或全额继续支付给其他企业,实现云信在产业链企业间的广泛应用。 如下图:

供应商通过拆分流转所持有的“云信”,快速流转到更多供应链上的广大中小企业,免费清理企业三角债,大幅降低供应链交易成本。 同时,供应商也可以将持有的“云信”进行转让融资,即可实现T+0两小时内的高效低成本融资。 中企云链平台保理公司以应收账款商业保理的形式受让相应“云信”,以再保理的形式将“云信”转让给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融资,在此过程中平台保理公司仅收取非常低廉的固定服务费,不收取利差。 从而将银行资金以安全、便捷、高效的方式引入产业链末端中小企业。 如果核心企业资金充裕,以自有资金或财务公司和其他授信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情况下为产业链中小供应商提供自融资服务。 云信到期后,由大企业将开立云信金额等值的资金划入银行,由银行根据最终持有云信的不同对象进行清分,划入持有云信对象的银行账户。

(2)云信的创新

很多人都说云信就是可以拆分的电子商业汇票,没有什么创新。 其实不应该这么认为,我们不能说只有发明了蒸汽机、核导弹等突破性的才叫创新。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的创新都是微创新。 包括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 云信的创新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是易操作: 企业在平台,全程注册、收支流转甚至融资等完全线上操作,足不出户。 二是易拆分: 各供应商收到云信后,可以自主任意免费拆分,进行再次流转和融资,具有类似现金的高度灵活性。 三是易融资: 任意一级供应商收到云信,仅需在线提供与上一买家的合同和发票,即可实现当天融资变现,享受足不出户、资金到户的极致客户体验。 四是防伪造: 通过核心企业配合及CFCA的电子签章等互联网的技术,避免了电子债权的伪造、变造等行为出现。

(3)云信在中企云链的经营模式

中企云链创新出一种“N家银行+N家核心企业+N家上下游企业”的全线上“N+N+N”供应链金融平台模式。 中企云链第三方服务模式,既不同于当前部分产业集团建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不同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的交易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

相较于部分产业集团自建平台,一是不局限于单一核心企业供应链,具有明显的资金比较优势; 二是资产丰富、风险分散,有利于满足监管部门对资金端防范资金风险、分散投资的实际要求; 三是具有规模优势,可以为企业级用户提供综合、全面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对于银行自建银企平台,尽管银行在资金、支付结算及金融专业性上有优势,但大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企业加入其平台后,受其授信限制,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加入,大企业将被绑架在一家银行,导致企业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这是所有大企业都不愿意做的。

中企云链通过整合众多大企业集团内部资源、供应链资源与金融资源等诸多要素资源,打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封闭、单一壁垒,形成开放、立体的“N+N+N”产业链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合作共赢。

3

云信产品是核心企业自建还是使用第三方?

自从中企云链推出云信模式以来,模仿者可以说蜂拥而至,各个公司虽然产品有点差异,但是基本逻辑雷同。 市场上基本分为两类,其一种第三方模式,例如中企云链等。 核心企业不自建平台,和第三方合作,核心企业省去了IT支出、管理成本、对接各种资源等,交易数据都留在第三方公司。 第二种自建模式。 例如中铁建、中铁、河钢等。 这类模式核心一般都会找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例如中金云创软件),交易数据和管理、对接金融机构等都有核心企业单独组建团队来完成。

那么核心企业是自建好呢还是使用第三方好呢? 这个其实也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一句话适合最好。 但是从目前市场上来看,核心企业自建平台是主流。 这些企业主要是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五百强等类型。 他们主要特征是信用好、采购销售额度大、上下游企业众多并有融资需求。

那为什么核心企业大部分都选择自建呢?

其一,云信类产品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到核心企业本身及众多上下游商业数据,这些商业数据可以说是核心企业商业秘密,如果放在第三方平台上一旦泄露,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会追究领导个人责任。

其二,云信类产品系统搭建对于核心企业来说技术门槛和搭建成本并不高,这个业务一旦协同好把业务做起来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直接找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就可以,没有必要非得找个第三方跟别人分利润。

其三,从中国的文化来说,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想当老大,都想占主导地位。 大部分人不能当老大,不是不想,而是条件不能,一点条件允许,一定会去做。 核心企业都是大集团公司,这个业务又触及公司核心,大部分肯定是想占主导地位自己说的算。

其四,这个产品能运作成功最关键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运营,是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的协同。 协同,在一个山头林立、利益错综复杂的大企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更何况一个第三方去协同,难度可想可知! 所以未来核心企业自己搭建平台一定是主流!

4

不能拿亏损来评价中企云链好坏

我们衡量传统企业正常的标准都是收入-费用-损失=盈利的方法。 把企业是否盈利做为评价的标准。 但是对于中企云链我们不能用亏损来衡量这个企业是否行还是不行。

首先,从目前中企云链的股权结构来说,二十多家股东中大部分都是国企,可以说中企云链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 就凭国企就不能以营利做为衡量的标准。 什么事国有企业? 国家对国企有哪些定位?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国有企业一般有营利的目的,但往往不以营利为其目的,有些国有企业从其开办就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或其他国家政策,为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和长远发展或其他方面的国家和社会利益;

其次,从互联网企业和挣股东(PE)钱的角度看,这类型的企业典型的是前期靠亏损补助等形式获取用户流量,通过前期亏损挣未来的钱。 例如亚马逊、京东、、这样的企业一直是亏损,但是仍然是非常优秀的企业。 所以用亏损来界定中企云链是不合适的。

5

四股东退出的原因

对于一家公司,虽然股东退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也不便过分解读。 但是对于第一家推出基于可流转可拆分互联网的电子债权机构又是这么强大的股东背景,强势的营销策略,中企云链一直是供应链金融领域关注的重点。 这次的股东退出在供应链金融行业引起了不小的讨论,适当的分析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还是有意义的。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公示本次推出的股东是中海投资、厦门国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国贸投资)、中铝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四家股东中三家是央企,一家国企。 公示里也并没有列出几个股东退出的理由。 市场上也纷纷猜疑,有的说投资效益达不到预期,有的说股东回归主业。

首先,说回归主业,这些年央企国企投资金融业已经成为常态,成立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盘活上下游供应链资源、实现产融结合更是平常。 虽然国家要求央企国企聚焦主业,不断在整合这些企业的金融资源,但是供应链金融国家一直是很支持的。 从以上四家股东背景、业务规模、行业影响力等都是完全具备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必备和充分条件,也都在自己做(中企云链现在的股东很多自己也成立了类似的平台),所以说回归主业不做供应链金融的理由很不充分。

其次,投资达不到预期,从中企云链网站查询到,2017年4月公司增资扩股事项在北交所完成公示,工商登记查询这次退出的四个股东都是2018年4月份变更登进进入中企云链的,从四个股东投资到准备退出大约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这么短的时间就退出也不太符合财务投资人的逻辑。 而从中企云链网站上公布的信息这次增资入股的主要是实质性提升了平台的产业资源整合实力,放大产业格局,有效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使平台“双创”带动工作得到了飞速提升。 并以央地协同创新为起点,从产业发展新动能上牢牢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模式的基础建设,共同搭建科技创新金融新业态。

所以,这次股东增值,中企云链主要看上了这些企业的供应链资源。 从多方分析,中企云链和股东之间没有协同好、股东自己干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这个其实也很正常,就是核心企业自己建平台,都很难协同,别说第三方的机构了。

6

中企云链仍然会有美好的未来

不管目前中企云链四个股东退出、还是持续亏损、还是中心化的模式面临考验,这几年中企云链积累了强大的股东背景、优秀的团队、成熟的技术、可信任的用户、紧密的合作伙伴,为公司以后的发展还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云信产品外,中企云链也不断围绕用户开发其他产品,例如票据、融资租赁、私募股权、资产处置、合同管理、物流服务等。 这也是基本符合互联网企业的精神,即经营用户而不是经营产品。 中企云链后期还会基于用户不断开发金融产品,例如电子仓单、企业理财、保险代理、股权投资等。 供应链产品,例如代理采购、综合物流等服务。

所以不能以目前产品有一点缺陷或者短期亏损、股东退出而否定这个公司。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快速迭代也是互联网企业的特征。 最终企业迭代演化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就像阿里巴巴、腾讯....一样,他们也不知道能有今天!

7

科技对供应链金融的价值

科技 做为实现商业目的的工具,并不会改变商业的本质。商业的本质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为用户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来实现挣钱的目的。但是科技不仅仅是链接各方主体,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那么简单,技术会改变商业模式,会重构商业格局。

例如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并没有改变买卖双方商品买卖的本质,买方仍然需要支付价格,卖方仍然需要交付商品,商品仍然需要物流。过去的贸易都是在线下,线下的特点是规模小、效率慢、产品少、主体也少,非常局限,但是有了阿里巴巴,可以通过淘宝,把全国全球的买卖主体链接起来,通过支付宝解决买卖双方信用问题,交易迅速做大,买方不出家门就可以买到全球自己需要的产品。卖方不需要支付昂贵的门市房就可以把产品销售到全球。而且买卖双方的交易情况全程记录实时跟踪,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最终成就了阿里巴巴,也成就了马云。 但是线下实体店就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let